相信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会为自己的拖延症困惑过。
比如早上起床,冬季的早晨起床,冬季最冷的几天早上起床,一般都要重启几遍才肯起来!
比如有时候工作上就是提不起劲头,尤其是繁琐类的工作,或者跟讨厌的人一起合作!
从业多年,与大家分享下我的职场心路,一同克服拖延。
1
解决拖延症的方法大家一般都会想到时间管理。
先罗列一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项,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罗列。
再区分每件事的优先次序,那些是重要的,那些是紧急的,那些是不重要不紧急的。
再按照这个优先次序来做,先做价值高的,再做价值低的。
如果这么执行下去,会出现两个问题:
一个是这么干太别扭了,说白了全靠毅力扛着,稍微过段时间,就容易放弃掉。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加入一些组织或者团体,大家相互激励,相互安慰,共同进步。不过这么干下来,凭经验而论,坚持下来的人也很少,不会超过2成。
最后这个问题就又跑到了执行力的问题上。
另一个是分清事情的优先次序,这在理论上是很容易,但在实际情况中,却比较复杂,这里需要高阶的能力来区分事件的价值高低。凡事都是有难有容易的,特别是有价值,复杂性较高的事件,实际情况中本身就难以区分,再加上一个人都是从零开始学习,之后的个人素质有高有低,现实情况决定了,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容易分清事情的真正价值。
最后,这个问题就又跑到了个人能力上来了。
问题反而是越来越多了。
2
这样的问题我也遇到过,前面的经历我也都有过。
有时候有的人给出的结论是“懒”,有时候有的人给出的结论是“执行力不强”,有时候给出的结论“时间管理能力不好”等等,总结一句话,我的能力不足,需要很多改进的地方。
所以我也曾买过很多书看,跟牛人学习时间管理,学习提高执行力,但是收效不大,很着急,但是又没有办法。
后来,在不管不顾的状态下,突然有一天,我发现自己的拖延症“痊愈了”。
当时的状态是这样的,自己胆大去创业【理论上讲,有拖延症的人创业失败的几率很大,人人都不建议的】业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突然爆发,当时身边的人手又不够,临时难以招到人,只能自己扛。结果自己每天早上7点起床,每顿饭花10分钟以内,除去上厕所的时间,都是在忙工作,晚上12点半睡觉。自己每天要做的事项一环扣一环,井井有条,还特意统筹化管理,两三个人做5个人的事情,每天都开开心心,无比兴奋。
鉴于自己没做过啥改变,只有业务上涨,所以我总结自己治疗拖延症的原因是:一,有很多钱赚。二,被逼的。
3
后来又陆续经历过几次的业务的起伏,当然拖延症也会时有时无。
但是我主动从这个事情上反复试验,被逼的这个原因被取消掉了,因为只要有钱赚,还要比自己身边的朋友赚的多,拖延症就会消失的越干净利索,跟被逼的没有关系。
会真的是钱的原因吗,是要比身边的朋友赚钱更多吗,说好的自身能力不足呢?
后来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,我对自身能力不足这点有了自认为清晰的认识。
一个人不可能完美,所以都会有能力不足的地方。但是只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,找到有价值的机会,就是有能力,做有能力的事情,高效的情况下,就会让拖延症消失。就像马云,如果他在教数学,那么肯定有一辈子的拖延症,还好他选择了当企业家【这里还会出现这种声音:只要一个人有能力,做什么事情都会好的,那么你拉数理化科学家去当画家试试】。
4
最后还是归结到钱,归结到赚钱的身上。
钱赚的多,赚的快,保证不用去催,这个人都会跑的很勤快,尤其是那些企业家们。
反过来,钱赚的少,工资老是没见涨,那么那么换谁都打不起精神来,不信给你个体制内的底层边缘化岗位试试。
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这句话害了很多人,因为金子已经成为了金子,而大多数人还在成长,结果还不知道,这个也没有谁敢肯定。
《决断2秒之间》这本书对于做决定有深入的研究,意思是当一个人对一个环境和现实规则掌握的清楚,那么一个人的直觉就会非常准确,决断就在2秒钟之间,直接的条件反射,都不用带思考。
那么一个人的拖延症根源,其实就只是对自己现状和要做的事情价值判断的直接直觉反应,本是自己的真实想法,说白了,钱少不愿意干呗!
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做也就很简单了,寻找新的机会,或者学习找新的机会,等到升职和加薪,快速的赚钱,赚更多的钱。
这个时候,拖延症就会突然开始消失吧!